回到顶部

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 中关村“火花”活动之医学创新成果路演

2024年3月27日 13:30 ~ 2024年3月27日 18: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一、会议时间

    2024年3月27日(星期三)下午13:30-18:00

     

    二、会议地点

    樊家村鼎业健康文化产业园1号楼2层汇报厅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樊羊路89号)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承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北京首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首科医谷

    樊家村鼎业健康文化产业园

    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四、会议议程

    13:00-13:30

    (一)嘉宾签到

    13:30-13:45

    (二)开场及领导致辞

    13:45-13:50

    (三)Med-Inn揭牌仪式

    13:50-14:00

    (四)签约仪式

    14:00-15:30

    (五)专题报告

    14:00-14:30

    1. 医工结合发展趋势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14:30-14:50

    2. 天坛医院成果转化工作分享

    闫建卓 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

    14:50-15:10

    3. 进化式创新,数字化驱动医疗健康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

    高昂 亿欧董事总经理、亿欧大健康总裁

    15:10-15:30

    4.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分享

    李艺影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科技处处长

    15:30-17:00

    医学创新成果路演:

    天坛医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30项以上临床需求迫切、产业化前景好的优秀创新成果推介,并筛选其中的优秀项目进行路演,邀请临床、研发、投资、产业专家现场点评。

    17:00-17:30

    Med-Inn参观及交流对接

     

     

    路演项目简介

    项目一

    项目名称:雌激素受体在垂体无功能腺瘤的应用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细胞生物室

    项目介绍:垂体腺瘤是颅内原发第二大肿瘤,无功能腺瘤占35-40%,发现时为大腺瘤或者巨大腺瘤,国际上手术全切率在40-60%,手术第一年复发率超过10%,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仅有小队列的临床试验。就其临床病程和起源而言,无功能腺瘤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肿瘤。因此开发针对性治疗,能够减轻接受过手术或者放疗的患者的疾病负担。

    团队自2007年开始研究雌激素和相关受体在垂体腺瘤的,围绕雌激素受体α(ESR1)及其拮抗剂氟维司群和磁共振探针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是本领域国际上最大的研究团队和最多的产出中心。基于289例病人的队列告诉我们,跟其他病例类型相比,无功能腺瘤的ESR1表达量明显增加,超过80%的NFPA患者ESR1高表达。通过剂量-效应曲线,确定最佳剂量,体内外实验均发现氟维司群具有良好抑瘤效果。基于转录组数据,我们也尝试了与其他药物联用策略,证实了联合策略具有更好的肿瘤抑制作用。

    第四版、第五版WHO分类指南均将将ESR1列为无功能腺瘤的两个分类标志性分子之一。本项目组于2020年获批发明专利:氟维司群在制备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药物中的用途(ZL201610520524.2),针对雌激素受体的磁共振探针的专利群在2023年与企业已签订共同开发合同。

    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高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鞍区肿瘤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成员刘潜,医学博士, 副研究员,副教授。学术顾问张亚卓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神经内镜奠基人,首次发现雌激素受体与泌乳素腺瘤的侵袭耐药相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垂体腺瘤的增殖。

    所处阶段:临床前研究

    合作需求:本项目组拟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探索氟维司群在无功能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为申请药物上市研究奠定基础。

    项目二

    项目名称:基于血浆miRNA44438阳性EV检测的帕金森病诊断新技术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项目介绍:本项目领域为临床技术和医疗器械。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突触核蛋白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体的异常沉积。PD早期诊断困难且缺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生物标志物。项目团队前期研究发现PD血浆中神经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中携带更多的特定microRNA——miR44438,其功能是通过NDST1-Heparan sulfate途径促进神经元α-Syn的聚集。在此基础上,项目组首创应用六面体分子信标检测血浆miR44438阳性胞外囊泡的检测方案。经过全国8家中心、超千例的大样本发现队列及验证队列证实,PD患者血浆中携带miR44438胞外囊泡数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该技术鉴别PD患者及健康人群敏感度高达76%-88%,特异性86%-91%。

    血浆miRNA44438阳性胞外囊泡检测快速、简单、样本量要求低(5 ul),有望解决PD早期诊断准确率低的临床难题。本项目团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下一步计划实现基于血浆miRNA44438阳性胞外囊泡检测的PD诊断试剂盒及诊断仪原型机研发,并完成PD诊断试剂盒、诊断仪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

    本项目的技术转化有望提升PD的早期诊断水平,为PD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于震维,助理研究员,一直从事MSA、PD的分子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探索。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重点项目的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申请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其中包括Brain、Annals of Neurology、Movement Disorders、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等国际顶级神经科学期刊。转化项目获2023天坛医院创新转化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转化医学分会第九届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春季赛)一等奖(第二名)。

    所处阶段:已完成实验室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

    合作需求:技术许可或作价入股。

    项目三

    项目名称:脊柱脊髓手术术中监测电极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电生理室

    项目介绍:脊柱脊髓手术往往伴有潜在的脊髓损伤风险,由此产生的以瘫痪为代表的并发症可为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心理负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及早发现术中神经损伤,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现在用于脊髓监护的术中监测技术包括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D波等。其中D波对脊髓运动功能完整性的监测更具特异性,受麻醉影响小,并可通过灵活改变刺激电极位置判断脊髓损伤水平,是脊髓脊柱手术亟需的技术。

    D波监测目前所用的电极为1*6条状电极,但由于脊柱脊髓手术的术野相对较小,在行脊髓监测时,此类电极可因长度或质地问题导致放置存在诸多不便,影响术中监测效果。因此,研发专用规格的电极十分必要。乔慧教授团队基于上述原因,针对性开发了一种可用于脊柱脊髓手术的、不影响手术视野、使用方便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用电极。该电极与手术的适配性更好,容易放置和取出,不遮挡手术视野,不占用医生操作空间;电极基体材料柔软,生物相容性好,可避免电极放置产生的脊髓损伤。该项目在国内各大医院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等相关科室有广泛的需求,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目前已获批专利并形成样品,希望能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产品量产推广。

    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乔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电生理室主任。科室常年围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术中监测的中心,在该领域有丰富的积累。

    所处阶段:已获批专利,并形成样品。

    合作需求:希望能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产品量产推广。

    项目四

    项目名称:面瘫治疗多点低频直流电刺激康复仪产品研发和优化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损伤修复室

    项目介绍:面神经损伤后,患者容易出现面部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面神经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是临床诊疗过程所必须的。根据临床治疗需要,我们设计出贴合面部肌肉走行的电极贴片,同时根据患者治疗的迫切需求,已自主设计技术可行的配套电极贴片组/眼罩/口罩(贴片已获专利)的小型连接低频直流电刺激仪器主机(主机研发中),目前正在寻找厂商进行样品制作中。一旦产品成功应用于市场,即可满足面部肌肉瘫痪、眼睑闭合功能不全、口角歪斜、及有面部塑性美容等方面的治疗的需求,设备类似手机大小,携带方便,可以保证治疗康复周期中良好依从性。

    本项目产品作为小型家用设备,目前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参数可靠、周期性治疗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

    合作方生产需求:我们期望在找到相关的医疗企业,能够合作研发生产包含电刺激贴片组、口罩、眼罩的小型低频治疗电刺激仪的产品,根据医药健康产业的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规划,同时也参考不同生产厂家的主营行业,医疗耗材、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主营范围可与不同主营业务的医疗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我们成果转化的需求。我们可以与生产厂家直接对接,完成后续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应用场景及市场分析:面部美容修复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目前整形美容手术受到广大社会女性的青睐,并且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肌肉瘫痪患者众多,仅仅手术修复并不能满足肌肉的良好恢复,需要必须的康复治疗产品辅助治疗,且本项目组负责人刘松教授、万虹教授在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研究颇深,可以通过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将本产品组进行推广应用,将开发研究的相关治疗面部专用贴片、专用眼罩及口罩及配套小型刺激仪可广泛应用于面部电刺激康复治疗及整形美容领域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肌肉领域推广使用,临床或家用均可,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且我们项目依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每天接收大量面神经损伤患者,拟转化及推广产品成本低,适用人群数量多且可靠,效益高。

    团队介绍:项目主要负责人刘松教授、万虹教授从事神经损伤修复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20 余年,2010年起在北京天坛医院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开展以面神经损伤为切入点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工作,组建了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团队,团队中包括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神经外科临床医师及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及康复理疗人员,完成了应用预变性腓肠神经移植行舌下神经、面神经“侧”-侧吻合术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该术式已成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针对面神经解剖结构得到保留的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的常规手术,术后常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围绕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申请人刘松教授曾担任 5个项目的研究负责人,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2014 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批准号:31340030;2015-2018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批准号: 81471239;2022年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批准号:82171364);部市级项目两项(2014-201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 7142031;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项目:2060339-1) 。发表8篇相关SCI文章累计影响因子32.612。

    所处阶段:处于产品研发阶段。

    合作需求:期望在找到相关的医疗企业,能够合作研发生产包含电刺激贴片组、口罩、眼罩的小型低频治疗电刺激仪的产品,根据医药健康产业的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规划,同时也参考不同生产厂家的主营行业,医疗耗材、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主营范围可与不同主营业务的医疗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我们成果转化的需求。我们可以与生产厂家直接对接,完成后续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项目五

    项目名称:适合高通量药物筛选的类器官包埋与切片自动化工作站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分子病理室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研究类器官应用的核心技术,并且建立适合高通量药物筛选的类器官包埋与切片自动化工作站。类器官是一种微型三维组织培养物,可以在体外培养环境下模拟人组织。本团队已经利用院所临床样本资源建立稳定的脑胶质瘤类器官培养体系。“低通量”一直是类器官应用的最大卡脖子的难题,由于类器官是3D立体培养物,其内部代谢物或荧光信号难以被精确地直接检测,又由于类器官微小柔软,免疫组化切片操作精细,极为耗费人力。为解决低通量技术难题,本团队创新性地发明了一种制备组织微阵列块的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柔性模具(专利已授权)。该模具可与标准的细胞培养孔板契合适配,可以十分方便地将培养中的微小组织如类器官转移到该柔性模具中。此工作站已经做出一代原型机。本项目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据2023年的最新数据,类器官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商业投资已经超过百亿(公开资料,DeepTech)。将来工作站可以实现类器官的高通量包埋切片和大规模药物测试结果的自动化判读。除此之外,该项目还可以应用于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的研发,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解决类器官应用的“低通量”难题后,有望推动类器官在产业界的更广泛应用,为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服务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胡慧敏,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术成果:发表SCI论文4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6篇(总影响因子174.8),作为第一作者(第一位)发表在学术权威期刊Cell上的研究工作入选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主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6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年-202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2024年-2026年)。奖项与荣誉: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2/5)、国际学术权威评价机构F1000“New Finding”、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本人排名4/9)。

    所处阶段:工作站已经开发出一代原型机。

    合作需求:合作开发,技术转让。

    项目六

    项目名称:血管内电血栓技术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室

    项目介绍:颅内动脉瘤是具有代表性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包括瘤腔内弹簧圈填塞,或者放置血流导向装置,但是对于某些动脉瘤比如微小动脉瘤,无法治愈,而对于巨大动脉瘤,传统的介入治疗难以治愈,容易复发。本项目的电血栓治疗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基本原理是在利用电凝导丝向动脉瘤内导入电流,在动脉瘤内诱导生成血栓,最终使动脉瘤内血流完全终止而治愈。该技术属于首创,目前已经有样机,并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大量病人从中获益。其花费只有目前传统栓塞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本项目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拥有授权核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2项,目前正申请国际专利。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国人发病率约7%。此外,我国医院卒中中心的年增速更是高达37%,神经介入手术数量和相关市场迅速扩张,本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成果最终产品形态是医疗器械。

    团队介绍:以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主任领导的医工交叉团队为核心,专注于脑血管疾病诊治,团队成员包括临床医生团队和工程师团队。本团队在其发展历程中承担了包括“863”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团队成员涵盖医疗,机械等多个专业领域,能够全面覆盖产品的研发和临床实用等环节。

    所处阶段:已经有样机。

    合作需求:合作开发转化和资金投入等。

    项目七

    项目名称:一种化学成分确定的无血清培养基的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项目介绍:体外细胞培养是有效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清含有细胞生长必需的某些生长因子等成分,因此,含血清培养基在细胞培养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与在体细胞相比,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获得的细胞其形态和基因表达谱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为获取更加接近在体状态的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及应用迫在眉睫。

    在本项目中,我们获得了一种适用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的新的无血清培养基,其主要成分为DMEM 和NB培养基,添加特定因子,属于生物制品。2021年获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同时我们也利用该培养基开展了系列研究,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著。

    无血清培养基的应用将使细胞培养不再受血清批次及血清中其他成分的影响,为获得更加接近于在体状态和生物学功能的细胞提供有力保障,也极大节约研究者的科研时间及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无血清培养基在一些有宗教信仰的地区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目前实验室所用的血清大部分是进口产品,本项目开发的无血清培养基组分大部分可以从国内试剂公司购买,大大降低了科学研究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极大地推动无血清培养基的国产化。

    在未来的专利转化中,我们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优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与有生产能力的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将我们的无血清培养基推向市场,让更多的研究者在细胞培养中获益。

    团队介绍:团队负责人袁芳教授多年来带领团队成员开展脑缺血、胶质瘤、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 ,主持或参加国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及北京市科委等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教育部及北京市科技成果奖3项。团队中既有科研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也有掌握多项实验技术的技术员,还有多名硕士生及博士生。

    所处阶段:实验室开发。获发明专利授权一项。

    合作需求:合作开发,技术转让。

    项目八

    项目名称:一种新型颅内压测定导管装置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颅脑创伤室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通过创新技术解决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颅内压监测的挑战。“新型颅内压测定装置”基于密闭式液体传导测压原理,无需昂贵的微型压力芯片植入脑内,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设备兼容性,并减少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该技术允许通过更换接头连接多种国内成熟的压力感受器,并可与现有多参数生理监护仪兼容,简化了操作流程并减少医护的额外工作量和医院设备购置成本。

    本项目已于2020年2月获得实用新型授权,2021年经过资产评估值为1,478.13万元,证明了商业价值和可研发性。产品形态设计简单实用,适用于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多种临床场景,尤其适合中国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市场分析显示,鉴于国内颅脑损伤的高发病率和目前进口设备的高成本,本项目有望开辟至少20亿人民币的年度市场空间。

    目前该颅内压测定导管已经由厂家制作出样品,并且经过体外标准压力测试证明:该装置具有实时压力传导功能,并且其压力传导数值可以被监护仪校准。结论证实具有可研发性。预期成果包括产品设计完善、临床前动物实验完成和样机定型型式试验合格。我们寻求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推动产品的临床试验、市场推广及进一步的技术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并最终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刘佰运是全国神经损伤带头人,负责全国神经损伤培训,原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颅脑创伤病区主任、兼神经外科研究所颅脑创伤研究室负责人、北京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内外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和《实用颅脑创伤学》等8部,并副主编,参编多部著作。先后负责承担国家,省部,及局级和横向合作课题十余项。获得各种奖励和成果/国家专利20余项。徐晓健,副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要从事颅脑损伤方面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中科院II区4篇,封面SCI文章1篇。牛非,助理研究员,讲师。主要进行脑损伤方面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保护研究。参编《神经药理学基础》1部,参译《颅脑及脊柱术后感染诊疗手册(2022版)》1部,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核心期刊4篇。

    所处阶段:目前该颅内压测定导管已经由厂家制作出样品,并且经过体外标准压力测试证明:该装置具有实时压力传导功能,并且其压力传导数值可以被监护仪校准。结论证实具有可研发性。

    合作需求:寻求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推动产品的临床试验、市场推广及进一步的技术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并最终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项目九

    项目名称:一种应用于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楔形”支架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室

    项目介绍: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常可导致患者头晕,上肢无力或盗血综合征等后循环缺血的相应症状。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即为狭窄处支架置入成形术,该术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若在临床上发现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与无名动脉远端的狭窄,应用目前现有的“圆柱状支架”治疗,则支架的近心端上部将会超过右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的上端界限并且覆盖住部分颈总动脉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颈总动脉的血流,并有一定的血栓形成风险,甚至若在将来做右侧颈总动脉或颅内的介入手术时会影响到其入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楔形”支架,用于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或无名动脉的狭窄,以避免占用颈总动脉的管腔空间。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或无名动脉狭窄的“楔形”支架包括:支架系统头端;一侧为圆柱体一侧为直角锥体的楔形金属支架;支架头端与尾端的不透射线标记;导丝腔;球囊与球囊导管;球囊扩张导管;稳定器;操作手持控制器以及在其上的三角形标记符号。通过导管鞘沿导丝送此球囊扩张支架系统进入右侧锁骨下动脉,到达病变部位,释放支架留于病变部位,完成治疗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性狭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锁骨下动脉开口处的楔形支架,能够契合此部位的解剖结构,更有效的利用支架的功能,防止传统式支架在此开口处对血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并且避免占用颈总动脉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有效、安全、适宜推广。

    团队介绍:张义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委员。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以及脑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院所级科研项目2项。执笔行业共识2项:《颅内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和《颅内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美国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客座主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Journal of Neurosurge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80余分。

    所处阶段: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合作需求: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开发。

    项目十

    项目名称: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模型

    完成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分子病理室

    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建立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模型。首先已经研究证实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嗜神经性,可以侵染脑部,并引起广泛的神经系统症状:47%患者嗅觉丧失、85%患者味觉丧失、眩晕头痛、中风、格林巴利综合征和痴呆症等。目前尚缺少SARS-CoV-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机制及药物研发的模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团队利用脑胶质瘤类器官具有天然血管的特性,创新性地提出胶质瘤类器官作为新冠药物的研发模型。本团队研发的冠状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模型已经申请专利。利用本模型发现原研新药CAD1502能够抑制SARS-CoV-2感染路径关键分子CTSL的表达,可能成为潜在的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新药。本项目可以直接应用于筛选阻断新冠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化合物/药物,也可以作为CRO/CXO新药测试模型或“老药新用测试模型”。目前市场尚无其他产品关注新冠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方向,预估本产品将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本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冠病毒研究专项资助。

    团队介绍:项目负责人:胡慧敏,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成果:发表SCI论文4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6篇(总影响因子174.8),作为第一作者(第一位)发表在学术权威期刊Cell上的研究工作入选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主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6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年-202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2024年-2026年)。奖项与荣誉:入选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2/5)、国际学术权威评价机构F1000“New Finding”、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本人排名4/9)。

    所处阶段:实验室开发。

    合作需求:合作开发,技术转让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MENGKOOMEDIA
      收藏

      (8天前)

    • 中实商务
      报名

      (1个月前)

    • 攀da
      报名

      (1个月前)

    • 怀远书院-涤尘
      报名

      (1个月前)

    • 专注.
      报名

      (1个月前)

    • zasxx
      报名

      (1个月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活动主办方更多

    北京首科医谷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首科医谷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首科医谷——打造临床医学领域高端智能孵化服务平台 首科医谷系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及其21家附属医院等首都医学科技资源、专业医师资源及其合作的国际医疗资源建立的以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医疗技术服务为核心的,涉及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健康管理、智慧医疗、康复养老、医学教育与培训、园区建设与运营管理的医学创新转化服务与运营机构。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活动日历   0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