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全国新书发布厅第221期:安意如新书《二十四日》读者见面会

2021年10月30日 14:00 ~ 2021年10月30日 15:3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全国新书发布厅第221期:

    ——安意如新书《二十四日》读者见面会

    主讲嘉宾:

    安意如 

    80后作家。因古典诗词赏析而独树一帜,影响广泛。

    私家标签:文字修行,避世之心,无常远游,诗茶相契,西藏云南。

    代表作:《人生若只如初见》、《聊将锦瑟记流年》、《思无邪》

    时间:2021年10月30日(周六)下午14点

    地点:上海书城(福州路店)1楼

    参与方式:免费 (限20位名额,先报名先入场)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图片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是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农谚物候,是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先民观察天象地气,认知一年当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归纳出的生活经验,用以规定时序,指导农耕,丰富民俗。


    图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今人而言早已不再是法度的节气,忽然重新绽放了光华。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节令。

    但原本指导农耕生活的节气物候,之于现代人的意义,究竟为何呢?


    图片


    或许是因为节日好少,而节气却有足足二十四个?生活显得热闹许多。

    我们说不出,只觉得新潮又颇具格调。似乎关注了节气,就忽然多了许多可以炫耀的资本。毕竟它如此古老,却和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

    周作人说,“我们对于岁时土俗感兴趣,就是为着平凡生活中的小小变化。”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二十四节气只是划分得更加细致的季节,是温度湿度的变化,是遥远的仪式。

    而对于安意如,她眼中的二十四节气,却是我们审视自身和万物的因缘和桥梁。是浪漫与诗意,生动唯美,亲切鲜活。


    图片


    今天,安意如携她的最新作品《二十四日》,款款而来。在她笔下,二十四节气并不局限于农谚物候,她从熟悉的吃食节俗入手,将二十四节气融入日常的诗意生活。中间穿插独特的城市记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古老浪漫的节气,交织灵动轻盈的烟火气,以及遥远的历史怀想。成熟了的文字,睿智了的少女心,从容旷达,更能抚慰人心。

    安意如把每个节气都活成了一首诗。

    她眼中的立春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分是“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芒种是“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大暑是“无端隔水抛莲子,笑隔荷花共人语”,寒露是“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霜降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立冬是“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大寒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安意如把每个节气都活成了别样的自在。

    “在最美的季节去到最合适的城市,吃到应季的美食。”

    “江南的梅花、岭南的桃花、新疆的杏花、四川的梨花、栖霞的枫叶、腾冲的银杏、东北的雾凇、黄河的冰凌、拉萨的日光”,都带着浓浓的节气记忆,在向她招手,日历上的每个节气都称得上声色俱妍。


    图片


    她写节气生活的浪漫与诗意,是拿手绝活,美妙的文字像流水一样自自然然地流淌,就好像是“从身体里长出来的”。

    “在腾冲过冬不必担心冷,可以随时泡温泉。整个人被松软的睡意包裹,就算是下午醒来,看见窗外金黄的暮色,还是会有一天刚刚开始的错觉,吃过一碗饵丝、一碟包浆豆腐,看几页书,再开始工作也来得及。”


    图片


    “与梧叶的瞬息苍老不同,银杏是优雅老去的,叶被风吹起时,有谦谦君子的风致,不会引人心生寥落,当阳光穿透了它的脉络,在它的根叶上流连,哀伤都消解,留下金黄的洒脱、静默的禅意。”

    她写节令美食,写得芬芳馥郁,带了一丝轻盈灵动的烟火气。见之令人垂涎三尺,当下脑子里全空只想着马上也要去吃一碗。

    “那一碗煲仔饭滋味无与伦比,层次分明,鳝鱼紧致香弹,米饭粒粒分明,底部锅巴焦香有镬气,是我心中的黯然销魂饭没错了。——以至于如今我想到惊蛰,先想到顺德那碗鳝鱼煲仔饭。”


    图片


    “出锅后,自盛一大碗。何以解忧,唯有抓饭。屈原来要,看剩多少。”
    “我在敦煌,每顿饭都吃得兴高采烈,美其名曰贴秋膘,肆无忌惮得很,……那味道好到一口下去,我立马拍着桌子高呼‘老板加肉’。”

    她写关于节令的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诙谐而有妙趣。

    “身为一位每天勤奋批奏折,跟大臣死磕政事的顶级劳模,四爷的诗写得不多,水平不算特别好,不过比他的儿子乾隆有水准,情感细腻真挚。不像乾隆的诗花里胡哨,半生不熟,让人难以卒读。”
    “吴敬梓寓居秦淮河的河房,熟悉老南京的风土人情,笔笔写来皆平实有情谊,除却书中令人意动的美食,印象最深的是他写两个挑粪的平民,谈及去永宁泉吃一壶水,再回雨花台看落照……”


    图片


    “要说灶君神职不高吧,他被尊称为灶王爷,似乎可以直接跟玉皇大帝打报告,禀报天下善恶;说他神职高吧,家家户户都有一位灶王爷,整得跟派出所片警似的。”

    安意如笔下的每个节气,都带着深深的城市记忆,二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四座城,也对应着珍藏在心的爱与怀念。扬州是她携手外公的春分旧梦:

    “那一年我们来扬州,正是春分时节的观音诞辰,天有微雨。我们站在那株据说是鉴真大师手植的玉兰树下,刻玉玲珑,吹兰馥郁,那花开得耀眼,花瓣簌簌落下,发出细微声响,如天花乱坠般神美。” 
     

    图片


    汴京是她在桃花树下与父亲的清明残梦:

    “敬亭山中的桃花开了又谢,宛陵湖边的春雨涨满了眼帘,江南的清明,因为你的陪伴,亦显得丰饶明丽,我们放风筝,喝春茶,做青团,赏桃花,吃鳜鱼,嘬螺蛳,样样皆欢欣,连扫墓都如郊游般。”

    吐鲁番有她所经历过的最热的夏至:

     “差点儿就地阵亡。一天喝了八瓶水,却只去了两次厕所。那些水像根本没有流经我的身体似地凭空消失了,连擦汗的机会都没有,热得食欲全消。”

     处暑时分在宣城的母亲带回了自街市上买的新鲜菱角和莲蓬,让她想起母亲带年幼的她在合肥寻医问药的绝望和凄惶:

    “微小的欢喜是从医院出来,感觉重见天日。与她一起在街边的早餐店,就着胡辣汤,分食一份锅贴,或是点两碗小馄饨和一笼小笼包。……自那时起喜欢荷花,即使路过也会驻足,本以为自己是喜欢荷花的清逸,原来还是眷恋与她在一起的美好细碎的光阴。”

     图片


    安意如的节气里,有深入骨髓的深情,却也有少女的娇憨,和长大了的坚韧豁达。

    “素来痛恨许仙这凡夫耳根子忒软,不适合白娘子,早散早好。所以至端午不但不悲,还蛮雀跃。”

    “过完一个黄梅天,感觉自己斑驳了几年。该如何形容这种天气予人的摧残,落下的心理阴影呢?大约就是面对处于更年期的至亲……毕竟更年期和节气更迭一样,该来的总会来,想躲也躲不掉,只得坦然承受。”

    “有期待的相见,比相见无期要好。”
     从未见过有人写节气写得如此丰富、又如此深情。那桩桩件件,都是只有一路认真生活、用最细腻的心最真实地去感受的人方能写出的文字。只能感叹,安意如笔下的二十四节气,竟然是这样的!


    图片


    旖旎浪漫,馥郁芬芳,鲜活生动,又温暖治愈。她写节令,写物候,写美食,写旅行,写历史,写典籍,写诗意,写回忆,写人生,写生命。如此种种。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节气之于现代人来说,究竟为何?

    安意如在书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

    “写这本书,并非崇古,刻意宣扬天人合一的概念,亦非因为生之惶惶,要靠迷信来解救。只因有一些思忆皎如日月,照出山河万朵,映衬人间烟火,在外游走的时间愈久,愈觉得,一年一岁一日一时一城一池一人一事都值得用心体味。”

    “万物生长,自有时序,红尘起落,盛衰无常,行走在天空下,大地上的诸般茫然,孤独喜悦,生命的来处、去处都值得追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无论是否甘愿,最终,我们都会返身回到时间的洪流中,修补肉身,收拾行囊,再次启程。”


    图片


    你有没有曾经错失忽略的美好,有没有因故离开的有情,有没有一个时刻曾感叹光阴如电、人身易朽?

    安意如全新力作《二十四日》,带着古老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座城的故事,温暖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让那些失落的和错过的,乘愿来,与我们欣然相逢。

    10月30日

    安意如与您相约书城

    30号2.png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大王叫我来巡山
      收藏

      (3年前)

    • 周子
      报名

      (3年前)

    • 报名

      (3年前)

    • 蓝文宇
      报名

      (3年前)

    • 安妮
      报名

      (3年前)

    • 丁丁
      收藏

      (3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上海书城

    上海书城

    上海书城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书店,是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bai1995年共同出资4亿人民币兴建,占地37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四万平方米。位于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市福州路465号文化街,底面楼高二十七层,地下两层设有停车场。 一至六层用于图书零售,七层为展览中心,八层以上为智能型写字楼,于1998年12月开业。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被列为上海市人民政府1998年重大实事工程之一。 经营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的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品种达十二万余种,覆盖了实用生活,中外文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少儿读物,科学技术,艺术书籍等各大门类,而大量港版、台版和外文原版精品图书,更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的特殊窗口。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活动日历   05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免费发布